右腦翻轉一下,用圖像思考

這是我們最受歡迎的一堂課:在簡報、企劃、講演、表達時,適時的用畫面解釋一件事,比用說得快上數倍,描述也更加簡單明瞭。

設計思考類課程特色介紹 (運用 UPEL 方式設計)

設計思考的課程有幾項特色,像是思考過程、思考工具運用、如何關注使用者、如何兼顧人文概念、如何誘發自我破壞式創新。 組織團隊 而在其中,玩具工廠的課程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。這套課程是 創意人薛良凱 針對國內先進科技業、傳產製造業、表演業、文化創意產業等需要研發的工作團隊所設計。這個課程包含了團隊組織、激勵、設計發想、創新創造的元素在裡面,課程中除了讓學員體驗到整個創意發想過程,並引入圖像思考與設計品質監測模式,也能讓學員從中釋放創意活力,跳出傳統窠...

什麼是設計思考?設計思考用以解決問題的步驟

設計思考(Design Thinking)是一種思考的模式,它的特色是在思考時,特別考慮到結合人文環境、使用便利、解決問題等面向,也在乎解決問題的創意程度,是不是具備對整體大概念的洞察力、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有創造性等等。 另外一種簡單的說法認為,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,設計需要兼顧使用者的需求,考慮使用者自身行為,盡量做到使用者友善設計(user friendly)。而這些設計的根本,是為了商業化、普及化、大眾化的可能,而非為了美觀或是藝術用途而設計。 與一般分析思考不同,設計思考是一種創造性思維,是種無中生有或是從混亂到秩序的過程。設計思考考量的面向比較廣,基本上都圍繞著以人為主。而人又與環境、自然共生,因此設計思考的著眼點,不僅僅是一個設計物的誕生,更是這個設計物本身與使用者、使用者與環境的組合結果,這結果的最佳化就是多贏策略,也就是人、設計物、環境三者間達到完美平衡。 設計思考的方法不只一種,有時候因為用途與對象的差異,步驟與次序也可能因此改變。事實上,設計思...

創意思考的十三種途徑

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,但是創意真的能夠學習嗎?原本比較沒創意的大腦,能透過某種開發管道,慢慢變得有創意嗎? 學任何事都需要動手 無論是到學校上課或為企業進行教育訓練,我們所設計的課程不但要動口,還要經常動手。每次上課的學員都像是在打仗,為了爭取獲勝榮耀,幾乎要絞盡腦汁用上所有能力才有可能過關。曾有一位同學開心的問我,「這些創意課實在太好玩了!這些課程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?是不是有什麼原理在背後?」 原理其實很簡單,我相信要學一件事,絕對不能只靠腦而不動手。亞里斯多德曾說過:「我們先學才會做,而我們從做中學習。」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「做事」的行為,才是真正的學習。對我來說,學習過程中發生了什麼,學員到底學會了什麼才更為重要。我重視問題解答過程,強調解決的方法而非最後結果。這種以過程為學習的模式,我稱之為「提升式體驗學習(UPEL,UP Experiential Learning)」。簡單的說,UPEL的概念就是設計讓學員從經驗中學習,或是說從「做中學」。 體驗學習理論雖然很早就被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約翰.杜威(John...

SQTIC工具:發展解答的過程卡住了怎麼辦?

這種事情經常發生,就是發展解答的過程卡住了怎麼辦? 我們可以用 SQTIC 的表格幫助自己找答案。SQTIC 是一種檢查方式,看看自己還有哪個角度、層面可以找出線...

超好用!創意思考的五種方式

借位 把原先在 A 領域的,拿到 B 領域來用。例如把 SPA 的服務放在傳統中醫裡,改善舊有冷冰冰的跌打損傷刻板印象與服務水準。又好比把飛機服務搬上長途客運中,改善座椅與增加電視機等等。 反向 不要從原先的次序與方式著手,顛倒過來想。例如繪畫時不先打草稿,而是先看看別人的作品,或研究顏料。又比如先設計時先考慮結果,然後再慢慢琢磨要設計什麼。反向的另外一層意義,是換個角度看原先的事情。 投射 在描述與發想時,引用與保留具有同樣意念的另一件事,而被保留的意念,能加深我們要彰顯的特色。例如,想表達腳踏車快如跑車,所以在腳踏車上裝上跑車才有的東西,比方說 BMW 的 LOGO。其實安慰系玩具也有同樣功能,能讓人將情感轉移到玩偶身上,這叫做情感投射。 組合 把許多看似無關的東西,合併或組織在一起,形成新的一件事物。例如電視、電話、書變成了智慧手機,同樣的,你還可以整合更多東西進去。在我們周邊,這一類的案例非常多,也是最常用的方式,像是家用電腦,就借用了無數的概念於一身。 拆解 原先功能多到不行,現在從中取一到兩樣即可,看起來很像是簡化,卻減得恰到好處。比方說...

SQTIC 工具的雙面功能

...